水
水
CAS号:7732-18-5
水在化妆品中主要用作溶剂、分散剂,可以补充皮肤保湿,是保护健康的皮肤所必需的物质。
足立佳津良, 俞胜华. 水在化妆品制剂中的作用[J]. 日用化学品科学, 1983(2).
*数据来源EWG
|
1
|
|
|
溶剂、皮肤调理 |
点击查看
|
甘油
甘油
CAS号:56-81-5
甘油的化学名称为丙三醇,是一种无色透明粘稠液体,无臭,味甜。它是化妆品中使用最早,应用普遍的保湿剂。甘油分子中含有三个-OH,与水分子形成氢键,将水束缚住,起到良好的吸湿保湿作用。并对人体皮肤及毛发有明显的滋润作用,可增加化妆品中其它组分的溶解性。甘油广泛利用于各种化妆品中,给皮肤角质层补充水分,调节肌肤生理作用,保持肌肤健康,并提高使用感。在使用甘油时一定要注意,高浓度甘油可以吸收皮肤中水分而令皮肤有灼热感.低浓度甘油对皮肤是温和的。
贾艳梅. 保湿剂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[J]. 中国化妆品, 2003.
*数据来源EWG
|
1-2
|
|
|
保湿、变性剂、口腔护理、头发调理、溶剂、皮肤调理、皮肤防护、黏度控制 |
点击查看
|
卡波姆
卡波姆
CAS号:76050-42-5
卡波姆是一种新型药用及化妆品辅料,是由丙烯酸与烯丙基蔗糖醚或季戊四醇交联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,为白色、疏松、酸性、具有较强吸湿性和特殊臭味的粉末,具有良好的增稠、悬浮、及稳定乳化体系、调控水和活性物的释放等功能,其化学性质稳定无刺激性,也无过敏性反应,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流变调节剂。
陆财源, 杨亮, 刘恒. 卡波姆蔗糖酯及其应用简介[C]//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甜味剂专业委员会行业年会.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, 2015.
*数据来源EWG
|
1
|
|
|
乳化稳定剂、增稠剂、胶凝剂、黏度控制 |
点击查看
|
丙烯酸(酯)类/C10-30 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
丙烯酸(酯)类/C10-30 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
丙烯酸(酯)类/C10-30 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为乳化稳定剂、成膜剂、稠化剂。主要靠聚合物微粒吸水,并能锁住所吸收的自由水,从而使聚合物膨胀来增加黏度,使其具有良好的悬浮力,增强磨砂颗粒或粒子的悬浮作用,使得乳液体系具有更好的流变学特性和卓越的增稠稳定性。
朱欣瑜, 彭春燕, 赵力民. 四种水溶性聚合物的性质对比及在膏霜中的应用研究[J].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, 2017(12):27-32.
*数据来源EWG
|
1
|
|
|
乳化稳定剂、增稠剂、成膜剂、表面活性剂、黏度控制 |
点击查看
|
羟苯甲酯
羟苯甲酯
CAS号:99-76-3
对羟基苯甲酸酯,也叫4-羟基苯甲酸酯或p-羟基苯甲酸酯或羟苯(某)酯,俗称尼泊金酯,是全球范围内使用很广泛的化妆品防腐剂,同时在食品、医药及其他工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。其中使用的最多的是羟苯甲酯,它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抗菌作用较强,对细菌的作用稍差,主要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,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,并抑制细胞呼吸酶和传递酶系统的活性而起到抗菌作用。该防腐剂尽管低毒,但使用量过大会危及人体健康,因此,国家对化妆品防腐剂的添加量有着严格的控制。
王军锋, 李子荣. 尼泊金甲酯化妆品防腐剂抑菌效果的研究[J].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, 2008(4):21-24.
冯士清. 尼泊金酯类在化妆品中的使用及安全性评价轨迹[J]. 北京日化, 2015(2):16-22.
*数据来源EWG
|
3-4
|
|
|
不透明剂、防腐剂 |
点击查看
|
EDTA 二钠
EDTA 二钠
CAS号:139-33-3
EDTA二钠主要作螯合剂使用,在化妆品中起稳定作用,对防腐体系和抗氧化体系都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。
*数据来源EWG
|
1
|
|
|
螯合剂、黏度控制 |
点击查看
|
硬脂酸
硬脂酸
CAS号:57-11-4
硬脂酸是一般乳化制品所不可缺少的原料,对皮肤没有不良作用,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,不同的化妆品使用硬脂酸的含量不同,所发挥的效果也不相同,常作为乳化剂、遮光剂、稳定剂、粘度调节剂等使用。该成分的致痘风险等级参考自Fulton, J. E. Comedogenicity and irritancy of commonly used ingredients in skin care products. J Soc Cosmet Chem 43, 321 - 333 (1989).
李伟, 李善茂. 化妆品中硬脂酸的HPLC-MS测定[J]. 广州化工, 2012, 40(022):110-111.
韩秀山. 我国硬脂酸的专利汇总[J]. 广东橡胶, 2006(7):19-19.
*数据来源EWG
|
1
|
|
|
乳化剂、乳化稳定剂、柔润剂、清洁剂、表面活性剂、赋脂剂 |
点击查看
|
甘油硬脂酸酯
甘油硬脂酸酯
CAS号:11099-07-3
甘油硬脂酸酯是硬脂酸和棕榈酸及一些其他脂肪酸的单、二、三甘油酯的混合物。它是一种低毒或无毒表面活性物质,常用作乳化剂或增溶剂、药物助剂、润肤剂和稳定剂,在众多的配方中还可以起到起增稠、稳定作用。该成分的致痘风险等级参考自Morris, W. E. & Kwan, S. C. Use of the rabbit ear model in evaluating the comedogenic potential of cosmetic ingredients. J Soc Cosmet Chem 34, 215 - 225 (1983). Rieg.,MM,周渭熊.甘油硬脂酸脂的化学性质和应用[J].日用化学工业译丛,1991(5):19-23.
*数据来源EWG
|
|
|
|
乳化剂、柔润剂、皮肤调理、表面活性剂 |
点击查看
|
鲸蜡醇
鲸蜡醇
CAS号:36653-82-4
鲸蜡醇属于脂肪醇,在化妆品中作为柔润剂、乳化剂稳定剂使用,该成分可以人工合成,也能从棕榈及椰子脂肪中提取,常用于面霜等产品中。目前对于鲸蜡醇的安全性有所争议,鲸蜡醇被认为对皮肤有刺激性,不宜长期使用。但是美国化妆品安全委员会(CIR)认为鲸蜡醇没有突变性,配方含有脂肪醇不会对皮肤刺激或致敏。
*数据来源EWG
|
1
|
|
|
不透明剂、乳化剂、乳化稳定剂、增泡剂、增稠剂、头发调理、柔润剂、清洁剂、皮肤调理、表面活性剂、黏度控制 |
点击查看
|
PEG-100 硬脂酸酯
PEG-100 硬脂酸酯
CAS号:9004-99-3
PEG-100 硬脂酸酯略带有脂肪气味,广泛用于制作化妆品,属于非禁限性物质,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,可作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使用,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,但不适合用于破损皮肤。
*数据来源EWG
|
1-3
|
|
|
乳化剂、清洁剂、表面活性剂 |
点击查看
|
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
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
CAS号:65381-09-1
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是高清爽的无味油脂,属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,它是使用热分馏方法提取而成。由于它和人体皮肤有兼容的特征,具有不油腻质感,加入乳霜或乳液中可改善其延伸性,有润滑和使肌肤柔软的效果。并有过滤紫外光的功能,为椰子中的提取物,在化妆品中作柔润剂、溶剂、促渗透剂来使用。
*数据来源EWG
|
1
|
|
|
柔润剂、溶剂、皮肤调理 |
点击查看
|
矿油
矿油
CAS号:8012-95-1
矿油是从石油中提取的油脂,无色无味,低敏度。具有抗静电作用,在化妆品中作溶剂和柔润剂使用。矿油分化妆品等级和药用等级,化妆品级矿油安全度高,刺激性小,还能达到抗氧化的作用。但是纯度不高的矿油因含有芳烃类成分,所以有导致皮肤刺激的可能,矿油纯度越高,对皮肤也就越安全,对于敏感皮肤应避免使用。
*数据来源EWG
|
1-3
|
|
|
保湿、头发调理、抗静电、柔润剂、溶剂、皮肤调理、赋脂剂 |
点击查看
|
聚二甲基硅氧烷
聚二甲基硅氧烷
CAS号:63148-62-9
聚二甲基硅氧烷又称为二甲基硅油,是一种液体混合物,由一系列以三甲基硅氧烷为末端的,含不同单位个数的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聚合物组成,属于有机硅聚合物(这类聚合物常被称为硅酮),是最常用的硅基有机化合物。PDMS作为医疗器材﹑制药材料、日用化妆品配料、食品消泡剂与抗结块剂等广泛应用。聚二甲基硅氧烷对皮肤的渗透性非常好,对于增加皮肤的柔软性也有不错的效果。在护发洗发产品中,可以帮助头发保持自然光泽。PDMS无急性毒性,对皮肤基本无刺激作用,没有明确证据证明PDMS有致畸、致癌性及遗传毒性,对眼部有轻微刺激作用,可能引发眼部炎症。
任东升,周志俊.聚二甲基硅氧烷应用及安全性评估概况[J].中国食品卫生杂志,2011,23(2):181-185.
崔利军[1]. 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性能特点及其典型应用[J]. 乙醛醋酸化工, 2018, 000(008):25-30.
*数据来源EWG
|
1-3
|
|
|
头发调理、成膜剂、柔润剂、消泡剂、皮肤调理、皮肤防护 |
点击查看
|
氢氧化钾
氢氧化钾
CAS号:1310-58-3
氢氧化钾属于强碱,用于调节产品酸碱值,浓度较高时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感。一般化妆品中氢氧化钾的用量是安全的。
*数据来源EWG
|
2-5
|
|
|
pH调节剂 |
点击查看
|
香精
香精
香精为香精香料之统称,并非某种单一成分,通常是多种不公开成分的香精组合。在化妆品中主要功能是产生令人愉快的气味,掩盖产品基质气味,使产品赋香,香精还可能影响人的情绪及心理状态。
*数据来源EWG
|
|
|
|
吸附剂、香精香料 |
点击查看
|
苯氧乙醇
苯氧乙醇
CAS号:122-99-6
苯氧乙醇略有芳香气味。80℃以下稳定,pH在3~10稳定有效,可与阴、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,在高乙氧基化合物中会失活。易添加至各类配方,由于具有一定的乳化作用,对产品的黏度影响较大。苯氧乙醇防腐的机理是,引起微生物膜的通透性丧失,导致细胞内容物渗出,丧失电子动力产生的能量。主要对细菌产生抑制,对真菌的抑制较弱,通常复配短链的对羟基苯甲酸酯,如甲酯、丙酯,或多元醇等,以达到广谱抑菌的效果。针对富营养的复杂配方,建议降低苯氧乙醇用量,多复配短链的对羟基苯甲酸酯,以减少苯氧乙醇可能带来的皮肤灼热感或少量复配双(羟甲基)咪唑烷基脲和IPBC等传统防腐剂,以增强配方的整体防腐能力。苯氧乙醇在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》中为化妆品准用防腐剂,属于低度皮肤敏感的防腐剂,是化妆品中使用非常广泛的防腐剂。2016年10月16日SCCS发表观点,苯氧乙醇作为防腐剂最大浓度为1%是安全的。
孙晓青.化妆品中防腐剂的特性与法规沿革[A].管理法规,2016.10.17.
*数据来源EWG
|
2-4
|
|
|
抗菌、防腐剂 |
点击查看
|